2021年7月10日—13日,来自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等8个学院的11名港澳台在籍学生和8名志愿者同学组成社会调研团队,在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和工会的支持下,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开展“北国风情”社会调研活动。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访谈,深度了解通榆县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兴农成效。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所见所闻,用脚步丈量东北大地,用文字记录所感所悟,完成属于两岸青年学生的“北国风情”影像记忆。
科技兴农,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通榆县天意集团是本次调研的第一站。调研团队在企业代表的带领下,参观加工车间和蔬菜种植大棚,深入了解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如何通过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从辣椒、白菜等普通农产品种植到加工车间的精细制作,再到每天集装箱转运港口出口东北亚市场,当地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通过协同合作,助力农产品增产增收,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切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图 1参观天意集团辣白菜生产线、生态种植园、葡萄种植园
在新洋丰集团企业代表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通榆县乌兰花镇多个村屯,参观“科技小院”示范田,了解新技术如何应用在滴灌玉米、弱碱水稻、绿豆等农产品种植,当地企业如何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将盐碱地变为沃土,实现农产品增收的同时,帮助当地消除贫困,共同见证科技兴农为当地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图 2参观新洋丰集团展厅、绿豆实验田、盐碱地改良水稻种植试验田
在花芊谷农创园,调研团队品尝到了由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和当地共同培育改良的瓜果品种,参观了农业文创基地,详细了解当地村民合作新业态的运营模式。
图 3参观花芊谷农创园
一路走来,调研团队处处可见吉林大学在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等领域资源优势,助力通榆县成功脱贫摘帽,步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努力与成效。正如来自文学院的香港籍学生麦碧淇在采访中所讲,“在盐碱化农田的改良中,我们看到一边是白花花的荒草地,另一边是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玉米地,我们真实感受到了科技与人才的力量,作为一名吉大学子,倍感骄傲。”
产业升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
吉林通榆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以大规模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猪养殖为特色,是国内养殖业的龙头企业。在牧原集团调研期间,调研团队详细了解其规范化的全产业链生产流程,与企业代表就如何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带入当地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图 4参观牧原集团,与工作人员交流
调研团队还参观了通榆天能重工有限公司和加亿科技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通榆天能重工是当地首家风电塔筒制造企业,年产风电塔筒达10万吨以上。通榆天能的建成填补了当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空白,标志着通榆县正式建立起集风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电力杆等全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业,结合当地风力和盐碱化土地优势资源,为清洁能源开发和风电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通榆加亿科技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是白城地区建筑砌块行业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工业、建筑、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绿色环保建材产品,在生产高品质建筑材料的同时实现废弃建筑垃圾的环保再利用,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功有效结合。
图 5参观天能重工风电塔筒生产线、加亿环保建材生产车间
在通榆县乡村振兴的发展中,优质企业的招商引资、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由此实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给调研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帮助正在进行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的同学们进行了深入反思。正如来自法学院的澳门籍同学梁国林所说:“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树立起一个理念,我们要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建家园,乡村文明建设成效喜人
在吉林大学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王野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对通榆县边昭镇铁西、腰围子、五井子3个村的易地搬迁情况进行调研。自2017年以来,为改善乡村居民居住环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集体帮扶老幼病残家庭,边昭镇为村民们建设了共同的新家—昭福家园。这里的住宅环境宽敞明亮、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村民还可以将土地流转由村委会组织集中生产,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
图 6参观边昭镇铁西村,与吉林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野老师、村民宁国君交流
通过调研访谈,同学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为了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所付出的大量心血。不论是开在家门口的“爱心超市”,还是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都在鼓励村民共同建设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幸福家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广大基层工作者用责任与担当,在这片黑土地上洒下辛勤的汗水,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正如来自商学院的刘阳同学在调研即将结束时所发出的感慨:“实地来到通榆,感受到通榆前后发展的巨大变化,让我加深了对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的理解。正是无数人民群众的呕心沥血,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带着这种精神,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态环境保护,共享和谐美丽家园
调研期间,调研团队还来到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了解向海湿地保护和丹顶鹤的养护情况,学习湿地生态系统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同学们不仅被向海大气优雅的丹顶鹤和壮观秀丽的湿地景色所震撼,也对当地加大力度保护向海湿地生态系统所做出的努力所感动。
图 7参观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台湾籍学生蔡睿欣在调研结束的采访中由衷地说:“这次的调研活动是有终点的,但它带给我们的回忆和反思却是无止境的。通榆美丽的景色风光、质朴的风土人情,都将一一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四天的调研行程,虽然短暂但是收获颇丰。调研团队的师生带着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理解与认同,共同踏上乡村调研的旅程,一起寻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一起交流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的感悟与收获。调研结束后,同学们还在对通榆县当地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环境和生态保护等调研成果进行交流研讨,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北国风情”暑期社会调研营已经告一段落,秋季学期“北国风情”系列项目还将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交流平台和更加多元的观察视角,助力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系列项目中不断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