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会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放和联合国秘书处人力资源厅人力资源官员伊娃·詹森(Eva Jansen)率领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宣介团一行7人访问吉林大学,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会议中心报告厅面向吉林大学和省内高校师生举办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会。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出席宣介会并致辞。陈放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致辞。宣介会由吉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广翠主持,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财务处、团委等校内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宣介会。本次宣介会活动吸引了吉林大学和省内高校的师生代表500余人到场参加。
郑伟涛在致辞中表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等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吉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也将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他希望通过此次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会,广大师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联合国人力资源政策,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更好地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放在致辞中表示,联合国是最具有全球性和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籍职员在联合国的代表性依然不足。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注重加强与联合国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宣传联合国系统人力资源政策,推介国际组织任职机会,组织高校毕业生培训项目等,以提高我国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他鼓励在场的青年学生积极报考联合国相关职位,投身联合国事业。
在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会上,来自联合国秘书处人力资源管理厅(OHRM)、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分别对联合国系统的行政运作、组织文化、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考试录用等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联合国对竞聘人员的基本知识及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笔试和面试规则等,并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宣介活动前,郑伟涛会见了来访的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宣介团一行。会见中,郑伟涛首先代表学校向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代表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吉林大学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向代表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进程和“双一流”建设情况,并表示,吉林大学作为本年度联合国外联项目宣介会指定四所高校中的第一站,非常珍视这次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供国际舞台的机会,吉林大学将作为输送优质人才的基地,推荐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任职,为中国发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等多个领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放对吉林大学的热情周到和专业细致的活动安排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吉林大学学生在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的表现非常突出,希望通过此次宣介会,进一步让更多吉大及其他院校的优秀学子了解国家鼓励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早日踏上国际舞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做出贡献。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外联项目宣介代表团成员,特别是两位中国籍职员的言传身教和自身发展历程分享,帮助更多吉大学子建立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未来更多地投身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在北京举办面向国家机关国际职员后备人员的外联宣介会,近日还将组织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宣介团,赴成都、广州、上海等地举办宣介活动。
近年来,吉林大学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有重点地培养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与各国伙伴院校共建了35个合作研究平台,建设了10余个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平中心;培养了大批俄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非通用语种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东北亚问题研究、公共外交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与师资团队;通过多元化项目平台,选拔资助了大批优秀学生参与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或各类区域性模拟联合国竞赛,先后取得多项团队或个人奖项;校内多个学科的师生在各类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积极服务全球事务的同时,广大师生的国际对话与合作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