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至8月11日,由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主办的2018年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暑期班项目成功举行,来自我校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金融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的17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项目。
在此次为期29天的项目中,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讨论、机构参访、文化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学们走过了奥地利、捷克共和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5个国家的11个市镇。通过聆听欧洲历史、文化、政治、外交、法律、文学、建筑、音乐、时政等学科的专题讲座,探访当地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欧洲大陆的古老历史与独特风情。
课堂教学:跨学科学习提升人文素养
在暑期班项目期间,同学们先后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等5所大学聆听了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17场专题讲座。
在中欧文化交流方面,暑期班邀请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Richard Trappl)教授为同学们做题为“跨文化研究与体验:中国与奥地利”讲座。在讲座中李夏德教授不仅介绍了奥地利概况、奥中文化交流概况,还结合他四十余年来从事两国文化交流的经历与见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热情提问,并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四十年前相比当今中国的大好形势,珍惜当下的发展机会。
在欧洲一体化和法律建设方面,欧洲人权法院前法官伊丽莎白·施泰纳(Elisabeth Steiner)做题为“欧洲人权法院—8.8亿欧洲人的最终法律救济”的讲座,介绍了欧洲人权法院的历史、法律依据、组织机构和基本内容。
在历史方面,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格特鲁德·罗施(Gertrud Rösch)教授和奥地利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莱因霍尔德·瓦格莱特纳(Reinhold Wagnleitner)教授分别作了海德堡文学、艺术、科技史和奥地利历史专题讲座,罗施教授还在课后带同学们走进了海德堡大学图书馆,展示着14世纪手稿原件和众多中世纪时期的书写工具的图书馆仿佛带同学们穿越回了文艺复兴时期。
此外,暑期班还开设了“跨文化交流”、“法国内政与外交政策”、“英国脱欧”、“比特币”、“威尼斯艺术与建筑的联系及其影响”、“圣马可广场、文艺复兴与威尼斯发展的神话”、“奥地利政治”、“潜意识:欧洲文化的精神分析”、“当代奥地利文学概览”、“奥地利/日耳曼文学”、“欧洲哲学思想简史”、“奥地利音乐史”等精彩讲座。通过这些专题讲座,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欧洲的历史、文化、思想、政治、法律、社会、文学、艺术,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文素养。
机构参访:实地走访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结合课堂知识的学习,暑期班安排了维也纳联合国城、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等机构的参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同学们亲自走到了庄严的联合国办公大楼内,走进了欧洲议会中心的会议大厅,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联合国、欧洲议会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成立由来、历史使命、组织机构、议事方式等。
文化体验:在行走中亲历欧洲绚烂文化
在紧张的学习与考试之余,同学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聆听了莫扎特音乐会,在奥地利乡间传统餐馆共进特色美食,在布拉格老城广场欣赏民俗文化嘉年华,在美泉宫、美景宫、凡尔赛宫、新天鹅堡探寻历史的足迹,在维罗纳圆形竞技场感受古罗马建筑的雄浑壮阔,在威尼斯水街摇曳的贡多拉上细数两岸的著名建筑,在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撷取人类艺术史上耀眼的瑰宝,在埃菲尔铁塔上尽览浪漫之都的全貌,在哈尔施塔特追寻7000年前人类最早的盐矿和如今最美的小镇风光。行走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欧洲大陆,同学们在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中充分感受着触手可及的历史和鲜活的文化。
在萨尔茨堡米拉贝尔宫大理石厅,萨尔茨堡中国办公室主任严建珍女士还为暑期班的各位师生举办了欢迎会,邀请师生品尝了当地特产巧克力。
深度交流:各校学子共铸难忘情谊
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暑期班是由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面向中国学生举办的暑期研究项目,我校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13年组织学生参加。今年,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16所学校的100名同学参与其中。29天共同在欧洲的学习、生活、交流,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通过本次在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暑期班的跨学科学习和沉浸式文化体验中,同学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深度了解了欧洲大陆独特的思想、历史、文化,理解了积极投身国际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也认识到了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同学们表示,通过本次暑期班的学习和交流,今后将更积极、更有自信地参与到未来的国际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