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吉林大学第十七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冬令营开营。吉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处长孙文斌,吉林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赫英杰,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来自台湾29所高校的青年学生、教师217人和吉林大学志愿者共约300人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志愿者展云鹏主持。张希为台湾营员代表、铭传大学游哲睿同学授营旗。
张希在致辞中对来自台湾29所高校的217位师生朋友们和出席开营仪式的嘉宾,表示欢迎和问候。他强调,17年来,“北国风情”冬令营和暑期研习营已先后迎来台湾44所高校的3,225位师生,6,000余位吉大师生与台湾朋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包容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创新的基础。吉林与台湾虽远隔千里却拥有同样兼容并包的文化特点。两岸不同思维的碰撞,为两岸交流带来创新的思维。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两岸实现“三通”十周年,两岸开明的政策给了我们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希望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各位台湾师生将走进吉大,深入交流,体验独特包容的校园文化;走进街头巷尾,了解东北人家,留下深刻的“北国风情”印象。
金门大学副校长洪集辉教授代表台湾带队教师致辞。他感谢吉林大学为促进两岸高校青年学子间的沟通交流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幸参加第十七届“北国风情”的活动,从距离吉林近三千公里、亚热带气候的台湾来到天寒地冻、别样风采的东北。夕阳已然余晖,而月亮高挂,地平线上有着渐层的霞光;笔直的树干上光秃秃的枝条,插向夕阳的粉彩,颇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韵致。冷是难得的经验,暖是真心的感受。感谢吉大的老师和志愿者们的亲切接待和贴心服务。他还带来了驰名中外的金门高粱酒,这是今年八月金门至厦门引水仪式的纪念酒,上面写着“共饮一江水,两岸一家亲”以此作为见面礼来祝福第十七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冬令营取得圆满成功。
逢甲大学的陈伯瑜同学代表台湾营员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当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内心刹那间澎湃无比,迫不及待地想赶快飞到吉林大学来学习探索。看看这里的雪是不是如柳絮般随风飘然;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冰雕展如何征服我微小的双眼;看看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又是如何与大陆特色共融;看看吉林大学校园的风光明媚,体会这里是如何孕育出源源不绝的国家栋梁。希望透过此次交流活动,使我们和吉大的师生们相识、相知且相惜,眼界变得更宽、更广。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卢文君代表吉大志愿者发言。她讲述自己踏入吉大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谨记着“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和“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精神。从近200名候选者中被选为“北国风情”冬令营志愿者的那一刻起,就与台湾营员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希望在冬令营的八天七夜中,志愿者与营员们共同走进吉大、体验冰雪,将在这片东北大地上的感受变为最难忘的回忆。
本届冬令营从12月19日至26日,期间将组织冰雪体验、学术交流、历史文化参访和师生交流互动等四大板块的活动内容。两岸师生将有机会体验滑雪、观看冬泳、冰灯、雪雕等,将近距离感受最具震撼力的冰雪世界;将与吉大各学科近距离开展学术交流互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附属中学等都将留下两岸师生活跃的身影;伪满皇宫博物院、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将为台湾师生打开一扇了解东北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地道的满族美食、朝鲜族特色、俄式料理,将让台湾师生了解地道的东北饮食文化;精彩纷呈的营员联欢、内容丰富的成果发表会、情谊满满的家访等,都将为两岸师生增进了解,升华情感提供最直接的平台。
台湾学生“北国风情”冬令营是吉林大学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品牌活动,在岛内外青年学子之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台湾青年学生体验东北,了解大陆的一扇窗口。十七年来,冬令营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在海峡两岸青年当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从历届营队走出的营员和志愿者都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使者,为两岸高校合作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