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7-27日,日本关西学院大学2019年寒假日语强化项目成功举办。来自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共1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项目,通过3周的强化日语语言学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日常生活历练,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日本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社会文化生活。
来自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约9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项目。同学们按照日语定级测试被分入5个教学班,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邀请了日本学生志愿者担任日语伙伴。项目按照日语初级、初中级和中级标准安排了难度适宜的日语授课内容,既有入门级的自我介绍、日常问候、用餐购物和旅行交友等内容,也设计了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社会调查、论文撰写和公开展示。无论是日语初学者还是日语专业同学,都能从地道的日语教学中得到提升和收获。
在语言学习之余,同学们还访问了大阪、京都等城市,亲身体验了日本太鼓、友禅染、传统甜点制作和音乐剧表演,深入了解了日本传统文化。该项目还特地为同学们提供了寄宿家庭、酒店和学校宿舍3种不同的住宿选择,满足了同学们了解和体验日本普通家庭生活、独居生活和集体生活的不同愿望。除项目规定内容外,同学们都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进行了短途旅行,完成了一次对日本社会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沉浸式的探索。
下面,我们分享一下几名同学参加该项目的心得和感受:
刚到关西学院大学时,着实有些担心,毕竟自己日语水平有限,但在带队老师、学校老师、同行小伙伴的帮助下,也慢慢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21天并不长,仿佛才刚刚认识身边的人,就要在结业仪式上告别。不想说再见,却也期待着再见。这其中有刚结束服兵役立志考公务员的韩国同学,有项目结束后去韩国交换的德国同学,有已经毕业30年在澳大利亚高校工作的瑞士同学······在宿舍屋顶,我们头顶着星空谈天说地,分享自己的专业,分析某个日语词可能的词源与演变,谈对自己及世界有着怎样的期待,谈周围那许多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风景······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了自己,也认识着世界。
与不同国家的同学用非母语交流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它制约也丰富着我们的思想与表达。有限的词汇如何传达信息与情感,超越语言的互相理解与信任又有多大的可能,语言在哪些程度上塑造着我们,这些问题都变成了切身所感。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前路漫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知道需以勤补拙;脚比路长,走过山高水远,遇见也成为并创造着柳暗花明。
——2017级文学院本科生 顾一鸣
21天的出国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这次项目日程安排比较充实。每天上午都有日语强化课,课堂教学模式与国内有很大差异,老师亲自讲授知识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互动时间,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比如特定角色和场景中日语会话练习,制作日语海报并发表、街头实地调研并发表。老师每次上课态度都十分认真,能够非常及时地一对一讲评作业,照顾到每一堂课上的每一个学生。下午的课程一般以文化体验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加真实地感受日本文化的魅力,比如自己动手做日本甜点、学习日本传统印染技术并制作工艺品、学习日本太鼓......总而言之,这次项目让我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对以后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018级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研究生 韩钟尧
在关西学院大学的21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日语语言本身,提高了日语口语表达水平,同时也了解了日本的风土文化。我们尝试了日本传统艺术友禅染,制作和果子,制作寿司,感受到了日本的风情。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日本实际运用,和当地人亲切地交流,我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无尽的快乐。和其他国家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也了解到了他们的想法和在做的事情,拓宽了我的眼界。
——2017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于缘
这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所以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第一是厕所。加热马桶圈是冬天上厕所的福利,每个厕所都有专用的厕纸(公共场所也是),可以溶解在水中冲走的;另外,有热水可以冲洗,节约用纸。其实我有点纳闷,水难道不是资源吗?第二是垃圾。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自行带回家或者去扔到厕所、车站等有垃圾桶的地方。每家每户会有一个扔垃圾的日历,每天扔不同类别的垃圾,比如牛奶纸盒是需要先洗干净,折好晾干后到日子了才能仍。第三是交通。日本的车辆行人靠左走,驾驶座也和中国相反,如果在心斋桥那种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要走左边;电车根据停靠站不同分为特急、通勤特急、快速急行和普通,经过的路线是一样的,但是越快的车停靠的点越少。第四,试衣服之前,先问店员可不可以试,试衣间需要脱鞋!
——2015级商学院本科生 郭健
就我个人而言,在国内学习日语时,日语课程大多强调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大多侧重语法的讲解,强调记忆与背诵。而关西学院大学的日语课程更加注重口语与会话,教学目标更强调提高语言的日常应用能力。课堂上,老师会随机将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就某个主题进行对话,或者设定日常生活场景,由同学分饰不同角色,进行日语对话。又或者,撰写一篇短文,在同学面前演讲。由于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澳大利亚人、韩国人,也有来自台湾的同学,再加上经常会参与我们课堂的日本语伴,整个课堂丰富多元。韩国人热情活泼,澳大利亚人积极阳光,台湾同胞沉稳内敛,日本小伙伴则是耐心又体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我们,时常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体会到了看问题的新的视角与立场。21天的学习与相处,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是此次课程带给我的收获。
——2017级文学院研究生 钟卓锐
关西学院大学(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创立于1889年,是设立于日本兵库县西宫市的一所著名私立大学,是西日本地区四大名门学府“关关同立”(关西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之一,2014年被日本文部科学省选定为37所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成员大学之一。关西学院大学有11大学部与14大研究科,其中以国际学部、经济学部尤为出名。就职率常年稳居日本大学前三位,在财经界号称关西最强校友会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