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 | 吉林大学“行摄东北”韩国青年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特辑
发布时间:2025-07-21


2025年6月26日至7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吉林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承办的“汉语桥”—吉林大学“行摄东北”韩国青年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研习营以“课堂研习+文化探访+语言实践”的模式,带领韩国汉阳大学孔子学院的13名师生,在北京和长春开展为期两周的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

一、课堂研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课堂研习是营员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第一把钥匙。茶艺课展现“一片冰心”的意境,传统节日课体验中国民俗文化,扎染课展现“青出于蓝”的工艺,国画课通过竹、牡丹、梅的写意画法诠释传统美学,太极拳课演绎“刚柔并济”的招式,美食课堂上感受“以食会友”之道,中医课堂上则探寻“神农尝百草”的智慧。

二、文化探访—见证古今交融之姿

在北京,营员们登上长城,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漫步故宫,触摸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底蕴;走进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深刻理解“语言铺路,文化架桥”的深远意义。

3B0D4C

在长春,在孔子文化园感悟儒家智慧,在南湖公园体验生态之美,在城市规划馆展望发展蓝图。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瓷器、吉林省博物馆的青铜器和北京大街西历史街区的古老建筑,都见证着这场中华文化魅力之旅。

3F2FA7

三、语言实践—真实生活交流之趣

         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营员们走出课堂,体验真实语境下的交流乐趣。在南锣鼓巷购买特色小吃,在798讨论艺术之趣,这有山商场的购物之旅,不仅检验了营员们的中文学习成果,更让大家体验到真实生动的社会文化生活。

3F732F

四、未来寄语—珍藏美好记忆

         在“行摄东北”研习营中,营员们录制了“致2030年的我—中国之旅的时光胶囊”。镜头前,他们用略显生涩却真挚的中文诉说着感动与期许:“希望未来在中国工作”“希望中文水平能提高”“希望带家人来中国旅游”。这些真挚的期许既凝结着中文学习的收获,又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06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