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4日,吉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学术交流周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部和科学与工程学部一行11人访问我校,出席交流周的各项活动。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出席交流周开幕式并致辞,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百余位师生代表出席了交流周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开幕式上,郑伟涛首先对曼大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近年来两校在师资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他表示,吉大和曼大在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淀了深厚的基础,两校在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学科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此次交流周将成为两校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的新契机,希望双方借此机会在前沿交叉学科和医学领域开辟更多新的合作空间。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部副学部长基思·布瑞南(Keith Brennan)教授在致辞中对吉大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曼大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优势学科。他表示,吉大是曼大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双方可以找到更多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领域和交流方式,鼓励更多师生了解对方学校,并赴对方学校学习深造,开展合作科研。
交流周期间,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于吉红院士会见了曼大科学与工程学部米歇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教授,举办了题为“Predicting crystal growth via a unified kinetic 3-D partition model”的学术论坛。
代表团分别与教务处、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和植物科学学院等单位进行工作会谈,旨在推动本科生短期交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培训和合作科研等务实合作。代表团还参观了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和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为相关学院学生代表举办了项目说明会。
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始建于1824年,是位于曼彻斯特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之一。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27名。
自2013年起,吉大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曼大相关学院相继合作开展双学士学位项目。截至目前,吉大已有26名学生参加了双学位项目。自2013年两校签订唐班学生交流学习协议以来,已有10名唐班学生赴曼大进行学习。2016年,曼大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部首次开设暑期学校,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动物医学学院等相关学科的27名学生参加了该短期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