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8月19日,波兰华沙大学暑期交流项目成功举办。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王安琪同学与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11名同学们共同参加了华沙大学暑期交流项目。
此次华沙大学暑期交流项目主要围绕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专业开设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调研考察、与当地议员座谈、重要政治人物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讲座包括“波兰语言和文化”“建立外交职业生涯与外交法律政策”“欧盟政治经济关系”“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与投资”“欧盟法律体系”“欧盟与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角色”“欧洲一体化”内容,同学们通过学习,对波兰的基本概况和欧洲的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以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课程学习之余,同学们参观了波兰议会与华沙市议会,并与当地议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欧洲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和一体化进程;聆听了华沙市市长的报告,了解了华沙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未来完善措施和发展战略;走访了华沙老城、皇家城堡、瓦维尔皇家城堡、维利奇卡盐矿、奥斯维辛集中营、辛德勒工厂等波兰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对波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直观感受和初步了解。
为期3周的华沙大学学习之旅已经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此次短期交流项目,同学们在跨文化背景中学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深入了解了波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切身体会。王安琪同学表示:“在我眼里,每个珍视历史的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这种灵魂被波兰人民诠释得很好,注入在每一座被重建的历史建筑里,诠释于博物馆每一件被精心布置的展品中。感谢遇见,我会继续积极地了解这个世界。”
波兰华沙大学始建于1816年,位于波兰首都华沙,是中东欧著名高等学府,波兰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