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在俄罗斯留学人员的防疫指导和心理疏导,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支持下,5月18日,吉林大学与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密切配合,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中日联谊医院抗疫一线的医疗专家,与我国在俄留学生代表进行视频连线,为同学们提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指导。
视频会议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主持,吉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广翠,第二医院副院长、第二医院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领队秦彦国,第一医院感染控制部护士长祝洪珍、感染症科副主任张凯宇,第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董春玲、感染管理部主任李丹,中日联谊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刘俊志、北湖院区急诊科主任姜南,与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喀山、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7领区25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共约50人参加了视频会议。
曹士海首先代表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广大在俄留学人员和家长感谢吉林大学及三家附属医院在国内防疫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艰巨的情况下,在俄罗斯疫情暴发的特殊时刻,与留俄学生代表进行视频连线并答疑解惑。他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疫情现状、高校学生宿舍情况和留学人员面临的风险。他指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宿舍及公共区域消毒与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等,是目前疫情防控的关键。
秦彦国介绍了他所带领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开展工作的情况。他指出,由于防护措施到位,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4.2万余名医护人员“零感染”。事实证明,新冠肺炎是可防可控的,希望同学们面对疫情要有信心、严谨心和爱心,坚持正确的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人。
李丹就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早期如何诊断和排查、在俄留学生基本防护要求以及心理疏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刘俊志以“重视手卫生,阻断传染源”为题,讲解了疫情期间手卫生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中日联谊医院医护人员就“七步洗手法”“手消毒”等进行了现场示范。
祝洪珍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在俄留学生宿舍的消毒管理原则。她指出,宿舍和走廊需要每日通风消毒,宿舍地面、桌椅等物体表面需保持清洁,卫生间、厨房等公共区域使用后应立即消毒,宿舍有学生出现发热或被隔离后需要立即进行彻底消毒。
董春玲为同学们讲解了疫病救治的相关问题,建议同学们科学了解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树立通过科学有效防控一定可以战胜病毒的信心,切实保障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张凯宇就同学们关心的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等问题进行解答,她建议同学们疫情期间保证睡眠、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提升身体免疫力,注重心理健康。
姜南就同学们提出的感染病毒后是否会产生抗体、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情况,以及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医疗专家们分别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并鼓励同学们树立信心、决心和耐心。首先要有信心,通过科学疫情防控,相信一定会战胜病毒,历史上我们历经多次劫难,这次也不例外;其次是决心,同学们在走出国门那一天,就要下定决心平安留学,顺利完成学业并凯旋归来,绝不动摇;最后是耐心,居家隔离给大家更多思考的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保持好心情,平心静气,不要着急,静待疫情结束。
此次视频连线给广大在俄留学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留学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勇气和信心。视频连线结束后,留学生纷纷表示在医疗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心中疑惑已得到圆满解答,进一步缓解了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情绪与压力,提升了防范意识和防疫能力,不再惧怕新冠肺炎,事实证明它是可防可控、可救可治的。相信在使馆的鼓励和帮助下,留俄学子一定会战胜疫情,圆满完成留学目标,学成报效祖国。
为切实维护留学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与中日联谊医院还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于4月底面向在俄罗斯等欧亚国家的留学人员开通了线上诊疗平台,提供防疫健康咨询服务。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线上诊疗平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线上诊疗平台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线上诊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