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25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以“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让中文零距离”为主题。中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校负责人和国际组织代表等约2000人出席会议。
“中国—拉共体成员国教育发展论坛”作为本次大会专项活动,以“共谋教育发展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巴西、古巴、多米尼克、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多国教育部长、驻华使节,以及百余所中拉高校校长、学者等300余人参会。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然参加本次论坛,并代表学校围绕“教育人文交流”议题发言。

张然在发言中指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在中拉关系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引擎,更是人文交流的港湾。她回顾吉林大学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携手共建孔子学院的16年间,在中拉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期待与更多中拉高校一道共同探索智慧教育合作路径,深化青年人文交流,以长效对话机制为纽带,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培育更多新动能。

在出席世界中文大会期间,张然会见意大利圣心大学副校长艾迪里奥·玛佐莱尼(Edilio Mazzoleni)一行。双方就共同推进合作办学项目、医学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张然与学校共建海外孔子学院代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外事副校长、孔子学院院长巴德里西奥·欧尔蒂斯,韩国汉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宋昌根、中方院长权赫律,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孔子课堂中方院长孙克文等代表会面交流,了解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对工作在国际中文教育一线的院长和中文教师表达关怀问候。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国际教育学院、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参会。
自2009年以来,吉林大学先后与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和俄罗斯国立职业师范大学(后更名为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等共建3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成为服务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海外孔子学院(课堂)累计荣获“全球优秀海外孔子学院”称号5次,“全球中文水平考试优秀考点”2次,“全球中文水平考试优秀推广奖”1次。3名中外方院长荣获“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1名外方院长获颁“孔院之光”致谢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