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19年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5-24 17:58:17

有关单位及学生

为深化中国与乌克兰在各领域的合作,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乌克兰语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通知,学校现组织遴选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推荐人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重点选派乌克兰优势学科专业,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专业以及乌克兰语、历史、国际关系、文学创作、艺术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二、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一)本科插班生:6-36个月

(二)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36个月

(三)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4-60个月

三、选派条件

(一)申请条件

1.符合《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5.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二)类别条件

1.本科插班生

全日制在读二年级(含)以上计划内统招本科生,学习成绩平均分不低于80分(百分制)或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2(四分制)或专业排名前30%;热心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申请时需已获得进入乌方院校相关专业学习的邀请信,且申请时年满18周岁。

重点面向已与乌方建有实质性人才合作培养关系(如2+2本科生培养模式)的进行选拔。

2.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硕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6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乌克兰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3.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读博士一年级学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博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36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乌克兰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曾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乌学习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亦可申请本计划资助赴乌攻读更高层次学位,不受回国五年后方可再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的限制。

(三)外语条件

原则上需达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规定的英语或俄语条件。

申请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外语未达标者,如被录取,派出前需参加有关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统一组织的俄语初级班培训,且通过结业考试,派出后可进行一年俄语或乌克兰语预科学习。

四、资助范围

本科插班生: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学费、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五、选拔方法

申请人材料与报名资格通过学校审核后,申请人须于201961-10日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

网报填写“项目名称”时,请选择“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派出渠道”选择“所在单位和个人合作渠道”。

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各受理单位统一受理本地区(单位、部门)的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

国家留学基金委将组织专家评审并确定录取人员名单。被录取人员应在当年派出,留学资格有效期至20191231日。未按期派出者,其留学资格自动取消。

六、申请办法

请符合条件者按照要求准备材料,于201964日(星期二)16:30前将材料送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专家科(鼎新楼A6630室)。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85167630

E-mail:yuge55@jlu.edu.cn

 


附件:1.申报材料清单

            2.2019年吉林大学学生赴国外留学申请表(本科生用)

            3.2019年吉林大学学生赴国外留学申请表(研究生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19524

 

Copyright© 2012-2013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 for Affairs of HongKong,Macao and taiwa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吉ICP备0123654211号